欢迎光临减速机信息网
我的会员中心
供应

赛默飞TriPlus RSH 气相/气质自动进样器

  • 二维码
  • 手机
    查看
单   价:
面议
起订量:
≥1 (现有库存1件 168小时内发货
最后更新时间:2018-09-15
人气值 163
品牌:
 
 
 
售后服务:由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从上海浦东新区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 除液体、顶空和 SPME 进样模式外,Thermo ScientificTM TriPlus RSHTM 自动进样器还扩展了自动化功能。配有先进的内置机器手,系统提供卓越的精确度、####的样品处理灵活性以及可靠的、完全无人值守的自动化操作。 TriPlus RSH 样品处理平台集合了多种创新技术,能够进一步提高自动进样器在 GC 和 GC/MS 应用中的生产率、性能和多样性。尤其是,系统的高精度自动化样品处理功能省去了手工操作和停机时间,如传统操作中标液或储备液稀释或内标添加和衍生等任务需要手工操作和停机时间。 自动进样针更换 自动工具更换 (ATC) 功能为单一自动化序列的不同任务自动更换进样针。 针对不同的分析任务自动切换进样针能够确保零交叉污染 ####的样品容量 扩展自动化操作并提高生产率 容量为2 mL 的 972 个样品瓶搭配多个 100 mL 洗液/废液瓶,可满足持续整个周末的自动化操作 样品瓶底部传感扩展应用范围 样品瓶底的精确探测使自动进样器能够准确地从样品瓶中低至 5 μL 的样品中吸取数微升或不足一微升的样品量。 对于样品量非常有限的一些应用,自动进样器提高了生产率和分析结果的质量,例如,痕量分析、放射性样品和需要昂贵内标的样品。 灵活的液体抽样和进样 优化的液体进样模式支持各类样品、衬管和进样技术,包括常规模式、快速模式(进样时间少于 100 ms)和三明治模式。 针对高精度采样,所有参数都可以程序化控制,包括上拉冲程、粘度延迟、清洗循环和进样针深度。 针对挥发性有机物分析的自动化顶空进样 高耐热的气密进样针避免了顶空进样对传输线和/或定量环的需求。 重叠样品孵化功能提供了更高的生产率。 300 个 10 mL 或 20 mL 的样品容量可支持整个周末的自动化操作。 可选的多顶空萃取 (MHE) 模式可对带基质干扰的固体或样品中的挥发性有机物进行准确的定量。 无溶剂自动化 SPME 各个步骤(纤维头预处理、吸附和解吸、纤维头清洗)的精确控制,为固相微萃取 (SPME) 的应用提供*大化性能。 进样后,纤维头将被自动清洗和加热,以进一步提高生产率。 可自动加热和振荡样品,以减少分析时间。 液体处理功能的完整菜单 连续稀释 标样稀释 加标 自动样品衍生 混合 涡旋 条码识别
  •  赛默飞世尔科技(纽约证交所代码:TMO)是科学服务领域的世界领导者。公司年销售额170亿美元,在50个国家拥有约50,000名员工。我们的使命是帮助客户使世界更健康、更清洁、更安全。我们的产品和服务帮助客户加速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解决在分析领域所遇到的复杂问题与挑战,促进医疗诊断发展、提高实验室生产力。借助于品牌Thermo Scientific、Applied Biosystems、Invitrogen、Fisher Scientific和Unity Lab Services,我们将创新技术、便捷采购方案和实验室运营管理的整体解决方案相结合,为客户、股东和员工创造价值。欲了解更多信息,请浏览公司网站:www.thermofisher.com

    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

    赛默飞世尔科技进入中国发展已有30多年,在中国的总部设于上海,并在北京、广州、香港、台湾、成都、沈阳、西安、南京、武汉、昆明等地设立了分公司,员工人数约3700名。我们的产品主要包括分析仪器、实验室设备、试剂、耗材和软件等,提供实验室综合解决方案,为各行各业的客户服务。为了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现有8家工厂分别在上海、北京和苏州运营。我们在全国共设立了6个应用开发中心,将***的前沿技术和产品带给国内客户,并提供应用开发与培训等多项服务;位于上海的中国创新中心结合国内市场的需求和国外先进技术,研发适合中国的技术和产品;我们拥有遍布全国的维修服务网点和中国技术培训团队,在全国有超过2000名专业人员直接为客户提供服务。我们致力于帮助客户使世界健康、清洁、安全。欲了解更多信息,请浏览公司网站:www.thermofisher.com

减速通认证 
    • 联 系  人: 邢梦露
    • 在线客服:
    • 手机号码:
    • 联系电话:
    • 传      真:
    • 企业地址: 新金桥路27号3& 6& 7号楼
  •  }减速通 企业
我要询价
最新询价
热门产品推荐
客服中心
服务热线:
业务咨询:
业务咨询:
在线客服:
    网站客服:
手机版
(c) 减速机信息网 版权所有